本篇文章2861字,读完约7分钟

临近春节,是冬季补品的季节,保健品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然而,最近的一则新闻“40%的阿胶原料都是假货”,给热衷于购买保健品的爷爷奶奶敲响了警钟。事实上,保健品市场的混乱不止于此。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品市场的“招数”也在不断升级。近日,记者了解到,一些商家在销售保健品时故意夸大功效,抬高价格,并采取欺骗手段吸引老年人购买。即使后来发现他们被欺骗,老年人也面临着证明和捍卫自己权利的尴尬。由于执法机关难以掌握实际证据,在执法过程中也面临实际困难。//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阿胶非驴皮燕窝刷明胶

“这些阿胶煮得越多,就越臭。他们能吃吗?”一位姓陈的妇女报告说,她在当地一家乡镇药店买的阿胶味道和颜色都很差,但她买的时候不敢吃。

驴皮明胶是一种传统的补血药物,虽然“珍贵”,但很受欢迎。然而,一些媒体报道指出,消费者花了很多钱,但他们可能会购买用牛、猪、马皮甚至工业皮等原料制成的假阿胶。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阿胶的供应量,阿胶的年产量应该只有实际销售量的60%左右。这意味着近40%的假冒原料可能会混入生产过程中,化身为各种“阿胶”产品,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厂家经常掺杂阿胶原料。由于价格相对较低,这些假冒伪劣阿胶产品要么通过贴牌生产或批量销售的方式销售给偏远的县乡级超市或药店,要么通过网络渠道打着低价的幌子进行销售。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目前,用于医药和食品的阿胶产品主要有阿胶块、阿胶口服液、阿胶糕、阿胶枣等。这些产品是混合的,有些阿胶蛋糕甚至根本不含阿胶成分。”阿胶行业的专业人士董曙光说。

巧合的是,媒体也曝光了大量在市场上出售的走私燕窝,其中充满了各种欺诈手段。一位从事燕窝批发的网民说,他从制造商那里拿到的90%的干燕窝条每公斤4000元,而有些人只报了1650元。“但是这个价格加工厂做不到,我该怎么办?刷明胶增加体重,有时你可以增加20%,你不能吃死。”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你没有讨论酒店的演讲坑

在产品欺诈泛滥的同时,保健品市场销售中的“坑爹”更是难以防范。

据记者采访,为了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商家经常采取健康讲座和免费赠送礼品的方式来推广保健品。此外,为了让自己的产品看起来“更高”,许多企业甚至花钱在高端酒店开展活动。

记者从多方面了解到,南宁大学东路的一家酒店将于每天早上8点举行健康讲座,商家将现场销售各种保健品。当记者来到这家酒店时,他发现许多老人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一些工作人员正在酒店大堂的一楼等候。当记者试图进入会场时,工作人员非常警惕,出于各种原因拦住了记者。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记者询问了参加讲座的老人,得知会场有数百名老人,他们在参加讲座时可以得到米饭和鸡蛋,早上还可以免费喝豆浆。每天都有讲座,卖的产品也不一样。一位老人告诉记者:“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他们都叫我们教母。”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三个新变化:老年人很难捍卫自己的权利

宋先生,79岁,住在南宁市路。2013年,他被其他老人介绍并参加了一个健康讲座。宋先生说当时参加讲座的有30多人,都是和他年龄相仿的老人。当时,该公司邀请了北京的专家告诉大家,食用该公司的一种保健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同时,它还可以对突发疾病起到急救作用。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听了专家的讲座后,宋先生花了近1.6万元购买了两种产品,名为“富宝口服液”。宋先生说,近年来,他参加了几十个不同公司组织的健康讲座,仅购买保健品就超过5万元。记者走进老人的家,发现其中一个房间堆满了各种保健品和理疗设备。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购买保健品后,宋先生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找卖家要求退款,但经过几次谈判,他都失败了。“现在我去他们店里关上门,没人接电话。”

据记者采访,与以往保健品市场上暴露的“家庭卡”、“免费卡”、“专家卡”等销售陷阱不同,现在市场上的保健品经销商往往拥有完整的许可证,销售的保健品大多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法产品。然而,在定价和销售方法方面,许多老年人不仅被自己欺骗,而且还积极帮助企业出售他们。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变化1:保健产品的定价标准很难找到

以宋先生近年购买的保健品为例,单箱多种产品的价格高达3000元至4000元,市场上10000元以上的保健品并不少见。老年人购买保健产品没有价格标准可循。

记者就保健品的价格咨询了物价部门,了解到保健品的价格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即价格是公开的,经营者自己定价,而物价部门不统一定价,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如果经销商没有明码标价,价格部门会在接到投诉后督促其做好明码标价的工作。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变化2:“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据记者调查,如今,大多数保健品销售者都有固定的店铺,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但促销是在大酒店举行的,因此很难监督权利保护。

在2015年为期三个月的广西南宁保健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中,以会议和健康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作为整治重点。共调查了31个健康讲座点,只有3家企业在《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内没有“健康食品”。

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督科科长严崇举说,现在卖家一般在酒店会议室举行讲座,并且有专门的警卫只允许老年人进入。“他们不让年轻人去会场,主要是我害怕执法机构和媒体记者。”

变化3:消费者变成了“推销员”

过去,保健产品的销售者经常通过现场讲座和专家访谈进行宣传和销售,但现在他们转向“老年人向老年人销售”。作为普通消费者,执法部门很难对老年人进行有效监管,即使他们当场夸大了自己的功效。

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处处长梁表示,在销售老年人保健品时,即使他们夸大宣传,也只是口头宣传,没有留下书面证据。没有切实的证据,执法部门很难调查和处理商家的虚假和夸大宣传行为。

加强监管,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针对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人士建议建立保健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实行“红单”制度,执法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业内人士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惩那些通过夸大和虚假促销获利的不法商家。一旦确定商家有夸大或虚假宣传,应及时将其列入“黑名单”,予以公示,并允许其今后整改或严格进入相关领域。

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监管司司长万秋介绍,广西目前正在结合2015年药店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广西药店保健食品业务红色名录的评估工作。“红单是保健食品行业的诚信红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其次,相关人士建议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典型的违法案件,并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做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及时快速受理保健食品消费投诉举报,提高处理成功率,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使老年人形成维权意识。梁介绍,2015年,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作了10万份免费宣传手册,宣传如何“正确认识和购买保健食品”,取得了良好效果。

严崇举建议,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应注意产品的产地、营养成分、保质期、储存方法等信息,这些信息是判断产品质量的必要依据;尽可能从权威渠道了解购买不同类型健康食品的注意事项;警惕以健康讲座和邀请旅行的形式销售健康食品。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保健品“坑爹计”升级:阿胶非驴皮 燕窝刷明胶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