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参考报》记者28日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获悉,作为中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超过4500万吨(卸船700艘)。目前,中海油已建成7个接收站,累计液化天然气装卸量超过8000万吨,热值相当于1亿吨原油。与此同时,中海油还通过积极推广天然气发电、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油业务和扩大网上交易,加快了天然气分销。
业内人士认为,在天然气降价和环保的压力下,中国的天然气消费有望在2016年恢复上升趋势。2015年,国内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为6%,而“十三五”末的目标是10%,市场空空间不小,尤其是lng进口和资本支出将继续增长。
“天然气具有绿色、低碳和环保的优点。国内天然气约占一次能源消耗的6%,而欧美国家约占24%。从长远来看,天然气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华阳告诉《经济信息日报》。
广东大鹏于2006年6月28日正式投产。“这是中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合同,价格最优惠,资源市场成功推动中海油参与上游项目。”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裁贾士东向《经济参考报》表示,从这一点开始,中海油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第五家拥有大规模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公司,并积极依托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推进天然气发电业务和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业务。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海油在上海、福建、浙江、珠海、天津、海南等地建设了7个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年接收能力约为2800万吨,建成并运营天然气管道4860公里。同时,中山嘉明电厂、海南洋浦电厂、广东惠州电厂、福建莆田电厂、深圳电厂、珠海电厂等六座天然气电厂已建成,总装机容量84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
据了解,中海油目前正在建设2个接收站,并计划建设7个接收站。离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不远,深圳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计划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投资规模为80亿英镑,年生产能力为4000万吨。这是中国土地使用最密集、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中国首个技术要求极高的lng工艺隧道。”中海油深圳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液化天然气“赌马”热潮中,除了国内三大石油巨头之外,新天然气的进口国也在不断涌现。这个“第二梯队”里有很多民营企业。他们通过第三方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合作模式,初步开辟了国际液化天然气现货进口渠道,并在未来加强建设自己的液化天然气转运站。
安讯思的分析师周涛指出,2016年液化天然气的现货价格可能不会大幅上涨。如果第三方进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规定能在今年上半年颁布,2016年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可能会大幅增加。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国内外油气产业发展报告》也指出,市场对2016年天然气需求持乐观态度。一般认为,2016年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将恢复增长,预计进口量将达到6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小幅上升至33.7%。其中,液化天然气进口量预计将增长11.1%,达到2160万吨。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中海油多线加速天然气布局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