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0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刘全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股票和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两会期间,许多证券监管系统的代表和成员表示,他们应该考虑资本市场的特点,加强法治,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治首先是市场立法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监管当局为加强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许多成绩。
依法治市,先立法。2015年,依法推进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将伴随一系列立法程序。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调整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实施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授权国务院公开发行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调整和适用现行《证券法》关于股票公开发行审批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登记制度。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词是全速前进。据统计,中国证监会取消了证券期货市场的8个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了155个行政备案项目。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中国证监会共精简行政审批项目27项,取消项目占39.7%。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在此基础上,证券期货规章制度的立法程序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和制定工作机制的通知》,从立法程序上提出专项工作规范,试行部分监管项目立法程序独立审查机制,并在业务部门提交的草案基础上,由法律部门进行独立调查、论证和审查。
执法机制初探
在执法层面,应进一步强化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的法律职责和地位。制定了《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条例》,将派出机构的日常监管、风险防范与处置、案件调查与行政处罚、投资者教育与保护制度化,为派出机构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基于行政和解的证券期货行政执法新模式探索。颁布了《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及配套细则,并在证券期货领域试点了行政和解制度。监管机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与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使其自愿放弃不当收入甚至支付更高的价格,并直接用这些资金补偿投资者的损失。
探索证券期货行政复议案件的公开审理,实行证券期货行政复议意见和建议制度。去年,中国证监会建立并实施了行政复议意见和行政复议建议制度,及时提出解决行政复议中发现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办案解决了一类问题。
在与市场机构的关系层面,应建立上市公司失信的联合惩戒机制。在表彰守法诚信、惩戒违规失信行为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与包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在内的2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对违法违规和失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采取联合惩戒行动的合作备忘录》,运用信息公开、信息共享、联合约束等手段,使失信者“一地失去信任,处处受限”。
加强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后的监管。充分发挥派出机构贴近监管一线的优势,组织开展对并购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项目的集中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律师事务所及其执业律师的主体责任,发挥好检查把关作用。
检查执法从严治市
立法注重程序,机制需要探索,而对于实际的资本市场违规行为,则需要加强检查和打击。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证监会共受理违法违规有效线索723条,较2014年大幅增加。共立案345件,同比增长68%;新增涉外案件139起,同比增长28%;共立案334起,同比增长54%。立案调查的平均时间为86天,比上年减少40天。共限制288名嫌疑人出境,冻结资金37.51亿元,55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举报犯罪线索50余条。中国证监会系统对767家机构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提前告知,涉及已收或待收罚款54亿元以上。全年共举行案件听证会73次,同比增长108.57%。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一直对资本市场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度压力,严厉打击内幕交易、鼠仓等违法行为。数据显示,三年来,中国证监会共受理线索611条、678条、723条,新立案190件、205件、345件,分别移送公安机关33件、74件、50件(已通报55件)。
2015年,中国证监会查处了一批信息披露违规案件,并首次查处了一系列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案件和“新三板”突出违法违规案件。大力查处一批重大内幕交易和“鼠仓”案件,快速查处一批扰乱市场秩序的市场操纵案件,及时将一批影响较大的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同时,基础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中国证监会确立了以打击促建设、建设与打击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注重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检查执法全链创新。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让资本市场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