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82字,读完约9分钟

“两会”前夕,广东省出台了首个省级供应侧结构改革方案,下发了“三比一、一减一补”等五个行动方案,总字数超过5万字。该供应方计划阐明了广东“韶关”2016年至2018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18年底,广东将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的清理,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企业将全部关闭。清除。到2016年底,全省企业负担将减轻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底降低约5%-8%。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以率先突破、勇于克服困难的“闯关”精神而闻名。现在,广东将开始新一轮的“通关”。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朱把当前的“供方体制改革”比作结构性的“破关”,强调广东要在改革开放初期拿出“破关”的勇气。他说,这个层次已经过去了,转型升级会有希望和未来;如果你不能突破,你将增加在穿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滑倒的风险。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在“冲破壁垒”的背后,广东非常重视“结构改革”,这是一条新的经济轨道。早在“两会”前夕,广东就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供应侧结构改革方案,并下发了“三比一、一减一补”等五项行动计划,总字数超过5万字。这份供应方计划确定了2016年至2018年广东结构性突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在许多地方提到了量化指标和具体的时间节点。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是,到2018年底,广东将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的清理,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企业全部清理完毕;到2016年底,全省企业负担将减轻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底降低约5%-8%。

在结构改革的新轨道上,改革的先锋广东将如何行动?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率先进入新常态的广东,较早地暴露了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因此,早在2008年就开始采取“双转移”等措施进行“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经济、新商业形式的培育都取得了成效。这使得广东“去、降、补”的压力相对较轻,不同于一些钢铁和能源省份想“伤其筋骨”。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然而,王一洋认为,广东不仅需要清理“僵尸企业”的存量,还需要通过降低费用和负担、鼓励技术研发,使企业成为创新驱动的主体。

清理“僵尸企业”,广东不会伤到骨头

“去产能”是结构性改革“三比一、一减一补”的首要任务,“僵尸企业”的清理是解决产能过剩的“牛鼻子”,可谓结构性“破关”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许多省份,尤其是煤炭和钢铁产能过剩的地区,“僵尸企业”影响着当地经济和党政部门的敏感神经。“僵尸企业”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置和清理,这些企业将继续吸走社会资源的血液,延缓经济调整的步伐。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面对上述问题,广东的逻辑是准确识别和落实“僵尸企业”的资产政策。明确“僵尸企业”的内涵,在全省建立经济信息、国有资产、统计、税务等部门的“僵尸企业”数据库,重点推进国有“僵尸企业”处置。

对此,王一洋表示,僵尸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不愿倒闭,政府不愿整顿,银行一直在借钱给僵尸企业,以维持其日常运营,同时考虑到它们在申请破产时无法收回贷款。因此,有了明确的定义,“僵尸企业”就不难识别,但很难矫正。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要整顿僵尸企业,关键是要有强大的力量来清理整顿其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僵尸企业中浪费的社会资源得到再利用。”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在“重组”问题上,广东体现了“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想。广东提出了精确决策和分类处理的方法。具体目标是,到2016年底,国有“僵尸企业”中的2333家关闭企业将被清理。对1052家特困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盘活一批,通过资本运营盘活一批,通过创新发展提升一批,关闭退出破产,基本实现两年脱困的目标。尽可能多的兼并重组,尽可能少的破产清算。对于资不抵债、扭亏为盈无望的非国有企业,要坚决“拔管”,停止输血。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与此同时,广东还提出了两大产业转移战略:对内促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与外国的国际能力合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广东开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笼换鸟”,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向粤东、粤西欠发达地区“双转移”。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广东早在2008年就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而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结构调整始于2014年,比全国提前了6年。因此,广东比其他省份减少产能的压力更小。2008年4万亿元计划后,广东没有盲目保护落后民营企业,而是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在五六年的“改制”过程中,广东有7万多家企业通过并购关闭或重新经营,没有造成社会动荡。与前几年相比,2300多家国有关闭企业和1000多家兼并重组企业的数据并不重。

王一洋说,在一些北方省份,煤炭和钢铁占当地经济的10%甚至20%。“去产能”对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然而,在广东,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比例不到1%,因此这不是一个大问题。

分流员工“转型升级”填补劳动力缺口

除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资产外,如何解决因企业调整和关闭而面临分流的下岗职工,也是体制改革中“去产能”的关键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广东对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不满意,但也强调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以促进劳动力本身的“转型升级”。在超过50,000字的“1+5”系列节目中,有两个特别章节强调被分流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时,分离人员和广大员工的职业培训被纳入“构建新型人才供给体系”的内容。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在“去能力”行动计划中,广东提出将“僵尸企业”下岗职工优先纳入就业和创业支持范围,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项目咨询和后续服务。

在"短板"行动计划中,建议对从企业转移过来的员工进行免费职业培训,以消除生产能力;同时,完善补贴政策,逐步扩大职业培训补贴范围,使培训补贴政策覆盖所有丧失生产能力的企业职工。此外,通过校企合作,通过“送教到厂”和定向培训等方式,改善培训设施,提高技能培训质量。针对参与产能削减和淘汰企业的员工的技能要求。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王一洋认为,对于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说,取消产能、淘汰企业、转移员工不仅是整个社会的“负担”,也是企业主的“热点”。过去,新企业承接老企业失业员工的能力相对较差,但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老企业的失业员工经过培训后可以以同等的难度转岗。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短缺非常严重。近年来,劳动力减少了1400多万人。这个巨大的缺口仍然可以弥补失业人员的需求。”王一洋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指出,随着东南亚低成本就业地区的崛起,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退,迫切需要打造新的优势。但是,经过技术培训后,原来数量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将在技能上超过东南亚工人,而且其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可以建立新的“人口红利”优势。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职业培训后的人口结构对当前的结构改革和下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告诉小梅《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企业“降低成本”,减轻负担4000亿元

与需要输血的“僵尸企业”相比,普通企业不容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生存。

对于广东的大多数企业主来说,最令人兴奋的问题是“降低成本”。从广东省的“两会”到全国的“两会”,都有不少商界代表高喊“降本”。其中,广东CPPCC特委委员、东莞台商叶春荣呼吁“降低社会保障”,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建议减税。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作为制造企业的代表,李东生特别关注制造企业的成本构成。他说,除了增值税,制造企业还承担各种附加税,如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据统计,在全球经济放缓和市场增长不足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一直低于2%。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制造业附加税占销售收入的近0.5%,约占平均利润的1/4。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国家可以通过降低税率来减轻制造企业的负担,给空企业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李东生建议道。

面对商界的声音,广东在这项政策措施中回馈的“大红包”是充满诚意的。除了税收成本之外,很明显,“降低的”成本包括机构交易成本、劳动力成本、社会保险成本、财务成本、电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具体目标是到2016年底,全省企业负担减轻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降低5% ~ 8%;到2018年,企业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在“减税”方面,自2012年推进营改增试点以来,广东省企业减税687亿元,减幅达到98%。在改革红利的推动下,广东企业快速发展,试点纳税人从2012年的10多万人增加到2015年底的45多万人。

王一洋指出,决策权不在广东省政府手中,因为税率涉及国家宏观税收判断。与“减税”相比,“减费”,即由广东省自行决定的行政性收费和中介性收费,可能会更容易、更早取得成效。

“自2013年以来,广东省一直在探索创建一个没有行政性收费的省份,只收取国家应收的费用,留给广东省的费用可以减免。”他特别提到了《21世纪经济报道》。

据此前媒体报道,从2013年10月1日起,广东省取消、减免13项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堤围防护费的征收标准。据初步统计,上述措施每年可减轻负担22亿元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广东省在最新的“降本”行动计划中明确表示,今年内将实现全省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从4月1日起分两批免除全省11项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粤式结构闯关:广东1+5方案确定3年改革任务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