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3字,读完约4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刘娟
在住宅业务出售给中海之后,中信的房地产布局真正开始了。
在3月18日的业绩会议上,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大陆平台“中海地产”,以下简称“中海”)董事长郝建民表示,中海用于分配交易金额的60亿资产尚未确定。
在此前3月14日的公告中,中信(00267.hk)写道:“中信可以更加专注于发展商业地产,尤其是大型综合项目的开发。该公司目前的商业地产投资组合和从中海获得的资产将使中信证券在国内商业地产领域扩大和增强实力。
中信将取代中国海运商业资产的哪一部分?许多媒体报道和制度分析都指向中海玉环。《时代周刊》记者与中海核实,对方称“除公告外没有其他信息”。中信证券没有回应。
2011年,中海宣布将推出“玉环城”系列产品进入商业购物中心。据官方网站介绍,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玉环城市系列品牌已经扩展到七个城市:南京(房地产)、沈阳、济南(房地产)、天津(房地产)、珠海(房地产)、上海(房地产)和佛山(房地产)。其中,第四届佛山玉环将于今年9月开幕。
“当商业地产面临横向竞争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时,起步较晚的中海地产有必要进一步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嘉里研究中心(Kerry Research Center)分析师沈晓玲表示,中海玉环单个项目的规模一般不到10万平方米,而宁珠两地的项目都比预期晚开工。
在她看来,如果中信以住房为条件取代中海玉环的业务,中信仍然是有利的:一方面,它不涉及现金流出,还可以稳坐中海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全年获得中海股东的收入;另一方面,中海玉环的系列产品正好弥补了中信复杂产品的不足。
据《时代周刊》记者报道,中信部的商业地产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信泰富平台。目前,中信泰富的商业项目主要位于上海、香港、宁波(房地产)、无锡(房地产)、万宁等城市的核心区域,发展前景良好。除中信泰富外,中信集团在北京(房地产)、上海和香港等核心城市拥有7座高端写字楼和商铺,总建筑面积近77万平方米。如果整合完成,中信的商业地产规模可达250万平方米。
虽然商业产品类型已经涉及高端写字楼、旅游、休闲和酒店,包括上海中信泰富广场、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古坝600663)、香港愉景湾高尔夫、江苏无锡太湖金源高尔夫、海南万宁神州半岛酒店(房地产),但中信缺乏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等产品。
对于希望专注于一、二线重点城市商业市场的中信来说,获得中海玉环无疑正合适。整合后,中信商业将得到加强,但要实现“弯道超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审评委《2015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商业运营能力前20名》,前5名上市企业不仅市场规模较大,产品线完善,而且运营能力也较好。判断商业地产的运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市场规模。除了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第一万达外,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华润置地集团的经营规模也超过300万平方米;其次,它是产品线。例如,凯德置地和华润比万达小,但它们的产品丰富。凯德置地涵盖了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和购物中心,而华润置地则形成了一条相对成熟的商业产品线,涉及购物中心、办公楼和社区企业。目前,华润万象已有九个城市在中国开业,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第三是操作和维护。例如,租金水平较高的欢乐城注重商业运作,将文化创意、商业与创新相结合,打造官方微信光应用和o2o平台,不断加强营销宣传、消费者引导和客户服务。
与中信商业的现状相比,中信整合前的商业地产规模已达到250万平方米(不含酒店和旅游)。如果加上中海的一些商业资产,其规模已经可以与华润和嘉德在业内相媲美。然而,为了在商业地产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它们在产品体系和运营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接盘中海环宇城?中信商业弯道超车仍需时日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