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93字,读完约9分钟

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乌江像一个画廊。(数据图片)

早春时节,贵州的范静山在雨中有着独特的风景。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成员,这里的野生动物数亿年来一直保持着和谐共处。“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以范静风景区为节点的高品质文化旅游区已初具规模。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贵州作为长江上游的内陆省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底线,走新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综合交通体系和对外开放,谱写欠发达地区深入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新篇章。

保持两条底线

贵州非常美丽。这里山、水、洞、林、石相得益彰,森林覆盖率超过50%,被称为“山地公园省”。黄果树瀑布、赤水丹霞地貌、荔波七小拱门、吴江画廊等自然景观令人心旷神怡,丰富的文化景观与多彩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

贵州非常富有。这里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居全国第六位,煤炭资源超过江南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目前已发现矿产近130种,其中46种储量居中国前10位,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贵州也很穷。这是中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贫困落后仍然是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截至2015年底,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65个属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达493万人。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贵州实现同步小康的当务之急。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培育后发优势,努力赶超后发优势,走一条不同于东西部其他省份的新发展道路。

对贵州来说,长江经济带战略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入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对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张小阳表示,贵州一直是“两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对实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全省88个县市中,长江防护林69个。贵州的资源禀赋具备其他省市所不具备的条件,特别适合集聚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承接长江下游产业转移。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贵州省委书记陈迈纳指出:“没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就是枯竭的渔业,没有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从树中捞取鱼。”面对“追赶”和“改变”的双重任务,贵州坚定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最强音,扎实推进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牢牢把握增长速度、人民收入、扶贫和社会保障四大发展底线,以及山青、天蓝、水清、地清四大生态底线。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陈成介绍,贵州省通过从源头控制污染、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加强司法联动、实施跨区域联合防控,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行动和日常管理中。改造后,全省长江经济带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赤水河流域主要断面水质均在iiI类以上,进出省断面均达到iI类标准,乌江流域出口断面氟化物指标均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十二五”期间,贵州完成造林2161万亩,投资6.15亿元进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6592.6平方公里,治理100多个小流域,54个县(市)开展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在过去的五年里,贵州的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2015年,贵州提出了推进绿色贵州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在三年内完成宜林荒山荒地的全面绿化。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打破两个瓶颈

水利和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贵州发展的两大瓶颈。贵州要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水利交通建设尤为关键。

由于喀斯特地貌,贵州多雨但缺水。“十二五”期间,贵州水利投资总额达到1122亿元,是贵州水利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强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五年。为着力解决工程缺水问题,贵州先后启动实施了水利建设“三大战役”、“小康水”行动计划和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水利战略行动。水库已经从地下上涨,库存已经流入成千上万的家庭...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或者由于喀斯特地貌,道路难以修建和通行,长期以来阻碍了贵州的发展。在贵州调研采访期间,记者深切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对交通畅通的渴望和贫困省份对大交通的无比自豪。

“日历上的长亭被短亭取代,十天内就到了贵州。”宋代诗人所描述的行走困难已不复存在。截至2015年底,随着贵州省望谟县至安龙县高速公路项目的竣工通车,贵州省提前三年实现了88个县(市、区、特区)与高速公路联网的目标,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省份,也是全国少数几个实现这一目标的省份之一。依山傍水的贵州,已经成为交通顺畅的“高速贵州”。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内陆贵州高速公路里程从2008年的933公里增加到2015年底的5128公里。高速公路网覆盖51000亿元工业园区、10200亿元工业园区、20100亿元工业园区和70多个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对外通道——向东,它将开辟一条连接长江三角洲的高速通道;向西,建设通往东盟的国际高速通道;向南,通过高速公路融入珠江三角洲;向北,实现与古丝绸之路的高速连接,为完善国家公路骨架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计划投资2900亿元,力争建成里程7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形成23条省际通道,网络结构更加完善,公路密度进一步提高。

道路是清晰的,普通人的心是“明亮的”。

“在高速公路修好之前,我们在位置上没有优势。我们七八个小时到不了贵阳,现在最快三个小时就到了。”铜仁市延河土家族自治县党委书记任婷?我深深地感到“河边的边缘应该改成前面!你为什么敢这么说?我们是贵州最东部和最北部的县,也是吴江省的最后一个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优势巨大。”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船去乌江峡谷,对面青山绿水碧玉。乌江作为贵州省最大的河流,是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载体。过去,乌江有数百次商务旅行。然而,近十年来,由于航运设施和水电站建设不同步,乌江流域只能在库区进行短途客货运输,不能发挥通海功能。经过几年的航道整治和港口布局优化,今年6月,乌江将迎来500吨级航道恢复前的首次试航。2017年10月构皮滩500吨级升船机建成后,连接贵州北部长江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省级航道将全面开通,“一船”将直接连接长江。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畅通的航道、枢纽互通、江海相通、海关直航,正在构筑贵州西部内陆开放的新高地。自2015年8月起,长江经济带12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开始实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模式。截至目前,贵州省263家乙级及以上进出口企业已出口277批,价值7317万美元;进口117批,价值2631万美元。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主要关注三大战略

交通的改善带来了物流、人流和信息流。贵州的青山绿水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如何将后发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贵州的思路很明确,就是“读好山经,做好水书,打好生态牌”。我们不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应该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经济增长的恶路,不应该走青山绿水金饭碗的贫困之路。我们应该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民富裕、生态优美的新路,努力走弯路,迎头赶上。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发展,提高发展质量;这种保护是真正受到保护的。”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规划师张梅军说。目前,贵州正千方百计成为三大战略性产业:强大的数据、伟大的旅游和伟大的生态。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来自对国情和省份的深刻洞察。贵州具有空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的优势,可以抓住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它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改善的交通所带来的区位优势,可以通过交通发展唤醒“沉睡”的资源;它具有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持和市场需求。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在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记者了解到,三大电信运营商——微软、富士康、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争相“上贵州云”。中国本土的琅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也在利用大数据积极部署互联网医疗保健和大型医疗行业。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工商注册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企业有1.7万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有25个。大数据引领下的贵州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2015年同比增长80%以上。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青山秀水,曾经“藏在深山里”,现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记者在贵阳、遵义和铜仁采访期间,虽然是旅游淡季,但淡季并不淡,各个景点都有很多游客,其中很多来自四川、广东和北京。"生态是我们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最大优势."铜仁市市长陈艳表示:“要结合供给面改革,提供高端旅游产品,打造全球旅游示范区,实现大型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这三种策略的好处正在显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大数据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7.7%,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64%,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

“江南千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云贵胜江南。今天,贵州依托长江经济带,已经离不开长江以南。在美丽的贵州山水中,3500多万贵州人正在努力寻找一条符合自己现实和时代要求的道路。(经济日报记者张玉红·李雄·王新伟)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编者:石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守住底线走新路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