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3字,读完约9分钟

制图李开红

编者按

“我住在河的尽头,你住在河的尽头”。

横贯东西的长江汇集了许多城市,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城市链。

沿着这条河,长江流入大海。河流、湖泊和海洋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碰撞。这是东方之珠。这里是国际金融中心。这里是经济活跃的高地。

回顾长江,在长江上游,自然景观孕育了特大城市成都,它是休闲之都、时尚之都、繁华的商业之都、生活之都。

长江就像一条纽带,巧妙地一次连接两个特大城市。这条河是顺流还是逆流,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形成了两个独一无二又有很多共同点的城市。

2019年底,《成都商报-红星报》的编辑带着许多问题来到上海,调查两座城市的“相似”和“不同”,寻找两座城市的“长”和“短”。

智者通过别人的错误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今天的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更多的人。特大城市的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管理者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城市秩序与活力的平衡,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模范学生”的引导。

有人曾经把中国的沿海城市比作一个弓形。如果这延伸到长江,长江就像一支箭,上海是一支箭,成都是一个支点。箭和支点都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极”。处于“箭”地位的上海,由于其开放性和前沿性,一直吸引着许多城市走近、学习和模仿。

尚业兴很繁荣。成都向上海学习,不要盲目,不要盲目跟风。向任何城市学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学习上海的内在逻辑是两个城市共有的“城市基因”。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黄静

箭头和支点

有人曾经把中国的沿海城市比作一个弓形。如果这延伸到长江,长江就像一支箭,上海是箭,成都是支点。

商业与兴城

今天,这两个城市延续了过去的商业文明,并把商业发展作为它们促进城市发展的战略。长江尽头的一条可以称为“领头虎尾”

机制与改革

上海这么多第一的诞生源于自由贸易区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成都也有一个自由贸易区,学习利用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来推动改革,上海肯定是唯一的选择。

治理与人才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上海以其完善的城市治理服务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并成为中国人才聚集的丰富源泉。

创新范例

上海为何成为成都的“参照物”

从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这里自古就有商业基因。作为中国沿海城市,上海自唐宋以来就与外界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明清时期,水网密布,对商业和城镇的发展十分便利。1843年开业后,上海成为远东最大的城市。成都位于西南部。虽然它在四川被认为是一个困难的地方,但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地方。像上海一样,它拥有完整的商业肌肉基础。隋唐时期,它获得了“兴一、利二”的美称。在宋朝,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饺子”诞生了。

上海发现成都

今天,这两座城市延续了过去的商业文明,并把商业发展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战略。长江尽头的一条可以称为“领头虎尾”。这两个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就城市发展目标而言,上海是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将建设成为优秀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成都可以说是成渝一体化的“上海”,其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的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

上海发现成都

作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个FTZ,上海FTZ有许多新的玩法。例如,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物获准上市,例如,在临港新区的第一台国产特斯拉Model3下线。许多第一的诞生是由于FTZ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开放迫使改革。对外开放也使上海成为中国体制中的一个新高点。它是一个合法、国际化、便捷的商业环境,吸引着国内外的优质企业登陆。成都也有一个自由贸易区,学习利用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扩大城市开放格局,不断突破体制机制,上海肯定是唯一的选择。

上海发现成都

从夜间经济到时尚经济,从人工智能产业到生物医学发展,可以说新经济是成都和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张江人工智能岛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一批领先的工业企业聚集在岛上,形成了一条超强的工业生态链。对于已经建立了66个工业功能区的成都来说,一个豪华的企业阵容是一种“诱惑”。只有学习产业发展模式,掌握产业集聚的诀窍,大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探索创造更多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场景,成都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和分布。

上海发现成都

一个模式,两个地方的发展,各有千秋。一位城市管理者曾感叹:“如果我们错过了一个时代,整个城市的发展就会错过一个时代。”面对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变化,成都必须把握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抓住新的机遇。

以人为本

围绕“人”一起布局

成都从上海学到了什么?首店经济、社区治理、制度创新、金融发展、产业生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城市。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城市也被称为城市住区,是由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组成的大型住区。

毫无疑问,城市的主体是人。因此,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人”。

2018年初,《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发布。在众多宏伟的城市目标中,一些小细节尤其引人注目:“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创造一个15分钟的社区生活圈,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3平方米,PM2.5的年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

规划采取形而上的形式,确立了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中保护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基调。物质层面是向公众呈现的丰富而优雅的城市生态景观和民生工程。被反复称赞的上海滨江公共空房间,已经成为城市记忆。亲水平台,空中央走廊、街道花园、滨江森林等。黄浦江两岸的绿道系统与黄浦江两岸的河滨和工业遗迹相连接,已经成为上海一个流行的网络红卡打卡场所。这里,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和艺术景观是主要特色。景观叙事将空空间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地方记忆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游客的满意度。

上海发现成都

公众空和市民之间的双效互动给了城市温度和深度,这只是城市发展和治理的一个方面。从里面看豹子,我们可以从小中看到大。上海通过细致、耐心、巧妙的刺绣,提高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从而绣出了城市的精品品牌。多方聚集,使上海成为高端人才青睐的城市。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上海以其完善的城市治理服务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并成为中国人才的丰富宝库。

这对中西部地区的成都是一个借鉴。目前,成都和上海一样,有着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在具体而微妙的领域不断努力。天府绿道、金城公园、TOD项目已经建成,一批特色街区已经建成,一些网络红色景区也已经诞生。金丽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旅游频道选择的最美丽的街道。

如何把城市景观、网络红色景区和市民生活联系起来?借鉴上海经验,成都应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在锦江绿道等滨江项目中创造优雅时尚的生活空空间,努力打造一批凸显天府文化特色的“网络红卡出牌场所”,将城市文化精神注入城市景观,使市民生活成为城市景观。

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

推进中国城市经济深度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特征。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色,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灵魂。孔子说,仁者喜欢乐山,智者喜欢水。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两个城市,上海比成都更环保。成都对上海的研究可以说是山川的交融,也是对城市发展优势的补充。

青龙镇遗址的发现,是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港口的青龙镇提供了考古证据,也为上海和丝绸之路的研究找到了历史契机。秦汉时期,成都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蜀身毒路”和连接中亚与欧洲的古茶马路,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北方丝绸之路的货物来源。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中国东西向的对外通道。今天,上海浦东提出建设“桥头堡”,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促进市场主体走出去。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全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上海发现成都

这是两个城市的另一个回声。上海,集陆海交通于一体,扩大了城市的半径。随着香港附近新区的建立,上海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目前,上海正在推进以浦东和虹桥为核心的上海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另一方面,成都已经打开了地理位置的“大锁”,从“公路航行”到“乘船航行”再到“乘船航行”。它拥有全国第四大航运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西部新陆海通道总体规划》已经出台,进一步对外开放成都空港口,一个连接欧洲和东南亚,另一个连接国内主要城市,成为通往欧洲的陆路枢纽城市。

上海发现成都

深入了解表明,这是一个更有利于两市发展的机遇。有了“蓉欧+铁路”,上海将有更便捷的西进路线与欧洲进行货物贸易。成都铁路局与多家物流企业联合发起了“0+铁路联运”货运订单,并于朝鲜成都当天抵达上海,实现了“0+铁路联运”的“一单到底、一案到底”。“一单制”后,世界各地企业运往欧洲的所有货物只需一份运输合同、一份报价和一张结算票。

上海发现成都

成都和上海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两端,一个是国际金融中心,另一个是正在建设中的西部金融中心,两者相互碰撞,产生奇妙的火花。11月底,上海银行与成都天府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综合金融服务、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合作。两者的深入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而且对中国金融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发现成都

成都从一个小的角度研究上海,实现了长江经济带一端两个城市和一端一个城市的优势互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它促进了中国城市经济向更高层次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上海发现成都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