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1字,读完约5分钟

信用风险是债券市场不可回避的话题,尤其是今年。3月28日,“15东特钢cp001”违约,创下中国首个地方国有企业债务违约记录。4月7日,中国煤业华宇宣布“15华宇cp001”未能按时足额支付,构成实质性违约,成为煤炭行业首例。4月11日,中铁物资成为首个申请暂停债券交易的央企,其168亿元债务融资工具被集体暂停。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自4月份以来,信用债券的取消和延期发行不断增加。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风能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0多个公共债务违约主体。从信用风险爆发的角度来看,它已经从民营企业蔓延到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偿付能力强的中央企业一再成为债券违约事件的主角。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央企也拉开了央企债券违约的序幕。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2015年11月,中钢决定推迟支付当期利息,这构成了事实上的违约,并成为首个拖欠债券的钢铁中心企业。3月28日,东北特钢未能支付“15东特钢cp001”债券本息,导致重大违约,成为当地国有企业首起公共债务违约案件。

4月份,债券违约接连发生。4月7日,中国煤业华宇宣布“15华宇cp001”未能按时足额支付,构成实质性违约,成为煤炭行业首例。4月11日,中铁物资宣布,168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从4月11日起集体停牌。最接近赎回日期的是5月17日到期的10亿元人民币的“15种铁质材料的scp004”和6月20日到期的“15种铁质材料的scp006”。关于暂停交易的原因,中国钢铁解释说,近年来,该公司的业务规模一直在萎缩,经济效益下降。目前,它正在展示下一步改革和减免措施以及债务偿还安排的主要问题。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民生证券的固定收益团队认为,在行业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债券违约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在刚刚破发的背景下,政府帮助企业的意愿逐渐降低;二是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普遍下降,政府救助能力有限;第三,政府和银行的意愿不完全统一,协调可能存在障碍或时滞。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延迟发行信用债券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风信息梳理了4月1日以来中国货币网、上海清算所和中国债券信息网的公告,发现18只公司债券被取消,总额为178亿元,全部因市场波动而增加,品种涵盖中券、短期和超短期融资。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CICC讨债团队的报告指出,东北特钢、中煤华宇、中铁物资的风险暴露进一步挑战了以往基于股东背景和企业性质的信用评估体系,进一步降低了外部评级的可信度。投资者倾向于避开产能过剩的行业或财务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事实上,自4月份以来,信用债券的取消和延期发行一直在增加,这与中铁物资事件的发酵密切相关。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许多公共基金认为,未来债券市场的违约将进入一个相对正常的过程。一些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概率可能更大,不仅在某个时间点会发生,在未来的整个投资过程中也会发生。因此,基金公司、基金投资者和债券的直接投资者都应该慢慢接受并适应这种“正常状态”。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从正常的金融市场或债券市场来看,没有违约是不健康的。“超日债”违约后,过去两年出现了大量违约,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质的变化。从去年开始,频率开始上升。然而,从实体经济的现状和银行贷款的不良率来看,目前的信贷违约率远远低于正常市场应有的水平。”一些基金经理也对此进行了分析。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今后,我们应该摒弃信贷投资中固有的信念或股东偏好,回归对公司基本面和财务数据的尊重,尊重客观事实,做好信贷研究。”一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董事认为,近两年来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频发,已发生近20起重大违约和近违约事件,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业内人士普遍同意上述观点。“今后,有必要加强投资前的信用研究。在此之前,这方面的作业很少,当它真的发生时,不可避免地会感到措手不及。当信用违约风险成为市场中的正常风险时,投资机构有足够的措施和手段防范风险和对冲风险,使市场能够正常运行,违约风险将不再成为引起恐慌或对所有人造成严重影响的风险。这是市场增长的一部分。该组织已经学会了所有这些东西,并将与时俱进。”一些基金经理表示。

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上述董事认为,信用违约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包括:第一,违约主体主要集中在周期强、景气度低的行业,如煤炭、钢铁、光伏等,这些行业的信用利差在未来仍将扩大。趋势;第二,虽然违约主体的企业性质主要是民营企业,但它已经蔓延到国有企业。在行业普遍下行的背景下,市场不能再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视为信仰;第三,尽管违约实体基本面的恶化已经在财务和外部评级中得到充分反映,但从公司治理层面来看,很难提前预测出意外的负面事件,这使得市场更难分析信用风险。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应全面看待债券违约数量渐增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