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5字,读完约7分钟

引导阅读

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债务比率处于安全水平,这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去年8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走访了8个省市,得出的结论是,债务风险正在扩散。

我们的记者周伟

实习记者王北京报道

截至1月22日,25个省已经宣布了2015年地方债务限额,大多数省已经公布了他们的债务基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就2015年债务限额而言,东部发达省份和部分中西部地区债务比例较高,包括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贵州、四川、北京、云南等省市。

根据债务比例,贵州和辽宁将跨越全国人大常委会划定的100%红线,云南和内蒙古有踩红线的嫌疑,大部分省份在安全范围内。

由于2015年首次实行地方配额管理,2015年新债发行与存量债务风险挂钩,部分省份负债率下降。

东部省份虽然借贷规模较大,但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可以有效降低负债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近年来,各省普遍增加了盈余资金的使用,一些省结转了数千亿的盈余资金,这极大地扩大了年度可用财力。

但是,随着空可动用结转盈余资金的减少,2016年及以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将继续下降,地方稳定增长支出的压力将使地方债务风险趋于扩大。

一些省份的债务迅速增加

将2015年底各省公布的额度规模与审计署前几年确认的现有债务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各省近年来的扩张趋势。

一些省份的债务明显增加。典型的例子,如贵州。截至2013年6月末,贵州省债务规模为4622亿元,2014年底增加到9079亿元,一年半增长96%。

与此相似的是云南。截至2013年6月末,云南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3823亿元,截至2014年底为6419亿元,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增长了约68%。

辽宁、内蒙古、陕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债务扩张明显。西部省份的一些地方金融系统官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中西部省份财力有限,同时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落后,财政收入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只能依靠借贷。

解码地方债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顾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审计委员会在2013年底对债务进行审计时,一些地方担心债务规模过大,后续影响不好,他们可能更愿意少报债务金额。2014年,清理和筛选存量债务的目的是锁定地方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将倾向于虚报债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过去6个月一些省份的债务明显增加。

解码地方债

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的债务也迅速增加。以浙江为例,截至2013年6月底,浙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6821亿元,半年后为10679亿元,增长约57%。

大多数省份的债务规模逐年增加。例如,北京市2012年至2014年的债务规模分别为5972亿元、6517亿元和6689亿元。

重庆和湖北省的总债务规模在某些年份也有下降趋势。例如,2015年末湖北债务限额为4697亿元,低于2012年末5150亿元的债务规模。

重庆市市长黄曾介绍过重庆的经验,他说,通过ppp模式可以化解和减少部分现有债务。

财政部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公私伙伴关系化解现有债务,并将原本属于政府的债务转化为公司债务。如果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还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挖掘潜在的盈余资金

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存量债务规模最大,分别超过约1.1万亿、1.09万亿和0.9万亿,但负债率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例如,广东。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计算,2014年广东的负债率约为54.8%,远低于2014年86%的平均地方政府负债率。

2014年广东的存量债务超过了0.9万亿元,但同期可利用的综合财力达到了令人羡慕的1.7万亿元。

具体而言,2014年广东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065亿元,加上中央补助收入1434.62亿元,发行地方债券收入190亿元,国债借贷收入及余额48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700.33亿元,转移资金615.78亿元,公共预算总收入为12006.28亿元。

负债率是债务余额与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除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外,政府综合财力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

在东部发达省份,政府资金的收入,尤其是土地出让的收入,是非常丰富的。根据广东省2014年决算报告,广东省政府性基金总收入达到5566.08亿元。其中,本级基金收入4064.15亿元,上年结转余额1380.24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7.86亿元,转移资金83.84亿元。

解码地方债

广东仅结转余额就达到1380亿元。类似于浙江。根据浙江省债券发行评级报告,2014年浙江省政府性资金财力达到5275亿元,其中当年收入4272.02亿元,中央转移支付收入26.67亿元,其他上年结余或资金转入转出。

通过借款来结转盈余资金是很常见的。如广西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1405亿元,其中当年收入为1020亿元,年初预算未完成;中央补助收入41亿元,上年结余收入336.43亿元,转移资金7.06亿元。

另一个例子是吉林。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608.66亿元,加上上一年的盈余收入,中央补助收入和转移资金为338.4亿元,总收入为947.06亿元。其中,余额结转收入占30%以上。

中西部省份有明显的差异

2014年底,贵州的负债率达到197%,远远领先于其他省份。由于贵州债务风险较高,2015年新增债券配置被“特别对待”,新增债券6000亿元中仅配置56亿元,金额最少。

辽宁、云南和内蒙古的负债率分别为120%、111%和104%,属于高负债行列。

然而,这些省份的债务比率超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划定的100%红线,是否会出现危机还不得而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债务比率控制标准的参考值为90%-150%。在国际上,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债务比率已经超过100%。

此外,省级地方债务评级报告都给予aaa最高信用评级。除了政府的综合财力外,各省拥有的国有资产和资源也被视为偿还债务的有效来源。

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明显分化,一些省份的债务比率“异常高”,而其他省份的债务比率适度。例如,在甘肃、山西、重庆等省,2014年底的负债率没有超过60%。

甘肃2015年的债务限额为1709亿元,而201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较高比例的中央转移支付)达到2909亿元。

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债务比率处于安全水平,这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去年8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走访了8个省市,得出的结论是,债务风险正在扩散。

研究显示,一些地方的债务结构令人担忧。例如,辽宁某县2015年财政收入预算为15.3亿元,2015年上半年仅完成4.2亿元,同比下降57.7%。截至2014年底,该县的债务为46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银行贷款。2015年到期债务27亿元,占债务余额的一半以上,偿债压力很大。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解码地方债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