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20字,读完约8分钟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浙江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整体上市,成为浙江首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

作为浙江“混合改革”的第一股力量,此次浙江地产改革不仅市场化时间快、效率高、进程稳定,而且充分保证了国有资本在当前市场价格下的保值增值,突破了“增长拐点”和“高原效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压力产生动力

浙江地产是中国最大的商品流通服务集成商之一。实际控制人是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业务范围涵盖国内外贸易、金融、房地产、制造等领域。集团注册资本30亿元,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

1996年至2013年的17年间,浙江地产营业收入从89.28亿元增加到2121.25亿元,增长23.8倍;利税从4200万元增加到34.09亿元,增长81倍;总资产从42.20亿元增加到653.45亿元,增长15.5倍。经过多年的良好发展,2010年,浙江财险成为浙江省第一家“财富500强”企业,并不断入围。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348.1亿美元,全球排名第339位,比上年上升6位。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这样一个业绩抢眼、风头强劲的“明星企业”依然“大胆求变”,并于2014年10月启动了整体上市计划。

大多数房地产行业都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多年来在市场竞争中遭遇了无数次危机。“一路上,看着一大批同伴倒下,物业也学会了寻找每一个机会去生活和发展良好的技能。因此,从本质上讲,产品具有深化改革和把握未来机遇的强大内生动力。”该集团总经理周冠女表示,房产的反对者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如果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落后,将在人才和业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夯实基础已成为集团积极推进整体上市的一贯目标。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从1998年到2003年,浙江地产率先进行了一轮产权多元化改革,几乎所有的子公司都实现了员工持股。然而,问题也出现了。母子公司战略目标不协调,激励钝化...“一些股东满足于过着简朴的生活,对奋斗的热情正在消退,而无法转让股权使得新来者难以参与激励。”财险集团高级管理层坦言,这与集团的大发展目标相冲突,并使整个集团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时间不等人”来推动整体上市。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虽然该产品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从绩效到公司治理方面都相当有效,但在王挺革董事长看来,企业与中央政府、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员工的追求以及国际优秀企业之间还有很大差距。他说,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权相对简单、董事会管理团队自身建设和规范运作有待完善和提高、企业经营者缺乏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等不足。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上市公司是现代公司制度中最先进的制度,具有公平的制度、透明的管理和适当的监督。由此,集团董事会达成共识:对于产权集团国有企业改革而言,整体上市是推进市场化、实现产权多元化的最佳途径之一。

良好的基础+良好的计划

作为世界500强,房地产集团公司是巨大的;作为一个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存在许多产权问题,改革也有许多困难。然而,该物业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包括总体方案设计、相关部门的审批和证监会的批准,并获得了“合理方案设计”的高质量评价。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第一步是快速剥离资产,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不良、低效、非经营性资产作为一个资产包,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按照评估价值,连同集团名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拓地产(报价00906,收购)的控股权一并转让给浙江国资运营有限公司。物业仍负责剥离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并纳入评估,妥善安排包括退休员工在内的员工安置,以免给政府和社会增加负担。其余符合上市要求的优质营运资产将注入本集团上市公司仲达地产(报价600704,买入),为整体上市做准备。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国泰君安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袁(报价601211,BUY)认为,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以适当的方式解决历史问题,为上市后企业高效、规范的运营提供资金、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有力支持。

第二步是吸引社会资本,实现真正的混业经营。仲达地产通过发行新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实现地产集团整体上市。同时,非公开发行股票同时募集了10家特定投资者(包括员工持股计划),积极引进有利于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改革和重组。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重点引进中央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参与企业改革和重组,充分发挥股东资源优势,在最短时间内聚集最优质的资源。”王挺革说。整体上市后,集团国有股占54.23%,其余由战略投资者、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持有,股权结构更加科学和多元化。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第三步是在整个上市过程中同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这在国内尚属首例。财产要求集团管理层、下属企业的关键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以现金认购股份,这样员工和企业才能同甘共苦。集团投融资部部长杨东伟表示,整体上市后,集团员工持股比例达到7.01%,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通过国有企业间的资产交换、战略投资者持股和私募,地产集团共获得66.09亿元现金。上述方法不仅为企业获得了充裕的现金,而且大大提高了集团的资产质量,避免了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损失。

改革“因人而异”

据测算,截至9月18日,整体上市方案获批后,房地产收盘价为14.53亿元,重组后总市值达到320.94亿元,其中国有市场价值为172.02亿元,新增国有市场价值为140.04亿元,而国有股东持有的房地产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上市前总市值仅为56.09亿元。同时,房地产集团整体上市后,浙江省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可以从40%提高到44%。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拥有14家一级控股成员企业、400多家成员单位的大型国有企业,地产集团能够迅速平衡各方需求,推动整体上市,意义重大。

物业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希坦言,与一些国有企业“做得好、做得差”不同,十多年来,物业基本上是按照市场化运作来设计和分配的,如果管理业绩达不到目标,就会被“辞退”,三中全会以来,有9名干部“让位”。“集团的薪酬不是根据职位级别和新旧资历来确定的。英雄是基于表现的。一些表现良好的下属企业高管的年收入高于集团高管。整体上市后的“上层建筑”更适合成员公司的“经济基础”。"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此外,物业集团早年率先进行产权多元化,多年来坚持按照“市场化”标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使“市场理念”深入企业内部人心,“改革意识”得到广泛认同。集团职工代表大会投票结果显示,整体上市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通过率分别达到100%和99%。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虽然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因人而异”的,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但许多专家认为,浙江地产集团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应把握的“三个有利于”的重要原则:在改革手段上,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在改革目标上,我们必须定位于做大、做强、做优,确保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和社会认同的原则,这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

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业内人士呼吁,国有资本应尽快放弃作为上级单位甚至政府机关说话的惯性思维,以股东身份参与运营和管理,确保其到位而非越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建立包括国有企业领导在内的各级人员上上下下、收入增减、人员进出的机制,确保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下一步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应强、应留、应退”的原则,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明确各企业的改革方向,使国有企业改革有针对性。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好底子+好方案成就浙江混改第一股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