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07字,读完约11分钟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判断宏观经济趋势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长期以来主要发布两个pmi指标:一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编制并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pmi”系列指数(以下简称“中国矿业PMI”);二是由国际金融信息公司markit编制、财新智库命名的“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系列指数(2015年8月前的汇丰中国pmi,以下简称“财新pmi”)。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自2010年以来,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包括2015年8月前命名的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与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之间出现了许多偏差,引起了市场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

1.两种pmi指数体系的比较

Pmi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指标体系,在编制方法和调查方法上都有国际惯例。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在许多方面基本相同:一是核心指标体系相同。中国矿业pmi和财新pmi都包括五个核心子指标,即新订单指标、产量指标、就业指标、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标和原材料库存指标。第二,核心指标的权重是相同的。以上五个子指标由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赋予相同的权重,即新订单指数0.3、产出指数0.25、就业指数0.2、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0.15和原材料库存指数0.1。第三,抽样方法是一样的。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均采用比例抽样方法收集数据。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然而,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有一些重要的区别。首先,样本的数量是不同的。目前,中国矿业pmi约有3000个调查样本,财新pmi约有420个调查样本。第二,企业规模不同。中国矿业pmi主要覆盖的企业是规模以上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包括部分中小企业。财新pmi主要覆盖中小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居多。第三,取样方法不同。pmi抽样是统计局直接要求中国重要企业参与pmi调查并集中培训pmi的报告规则。财新pmi采用完全自愿的方式,即先咨询企业,将其添加到样本数据库中,经企业同意后发放问卷。第四,季节调整技术不同。财新pmi的季节调整方法是markit根据全球33个国家的历史数据生成的。这种季节性调整方法确保了财新pmi与markit服务的其他国家pmi之间的跨境可比性。pmi的季节调整方法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两种季节调整方法基本相似,但在技术细节上有所不同。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二、两个pmi指标之间偏离的表现及原因

(一)指标偏离两种形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有两种以上pmi的国家都是相互背离的。例如,在美国有两种pmi:一种是由供应管理协会(ism)提供的pmi,另一种是由markit公司提供的pmi。这两个项目管理机构之间一直存在分歧。

就偏离形式而言,pmi指标之间的偏离可分为两种形式。首先是指标含义的偏差。当pmi大于50时,表明制造业处于扩张阶段;当pmi小于50时,表明制造业处于收缩阶段,50被称为“兴衰线”。如果在某个月,两个pmi指标中的一个大于50,另一个小于50,即在“繁荣和衰落线”的两边,那么这些指标的含义就会出现偏差。二是指标趋势的偏差。也就是说,在某个月,与上月相比,不同的pmi指标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如果在某个月,两个pmi指标中的一个与前一个月相比有所上升,另一个则有所下降,那么指标趋势就会出现偏差。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2)偏差描述

通过观察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此期间,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在指数意义上有29个偏差,主要集中在2012-2013年。指标趋势偏离21次,主要集中在2015年,共偏离7次。剩下的几年是:2010年一次,2011年四次,2012年三次,2013年四次,2014年两次。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具体而言,第一个偏离期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显示指标含义的偏离,持续8个月。当时,由于欧债危机升级,外部需求受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都曾跌破50点大关。随后,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强劲反弹至50以上,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仍低于50。直到2012年8月,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49.8,两者之间的偏差消失。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第二个偏离期为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显示指数意义的偏离,仅持续3个月。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财新pmi迅速跌破50点线,而中国矿业pmi也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停留在50点线水平,因此没有引起市场太多关注。

第三个偏离期为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显示指数意义的偏离,持续5个月。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中国矿业pmi在50以上,基本保持稳定,而财新pmi在50以下迅速下降,然后迅速反弹。这说明当时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经营压力很大。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第四个偏离期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其间有9次指标趋势偏离。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首先迅速跌破50,然后反弹,而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保持缓慢下降趋势。他们对中国经济趋势的反映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如果在计算中采用pmi和财新pmi的滚动相关系数,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曾经很高,达到0.8以上,这说明pmi和财新pmi在判断中国经济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一致的。其次,两者之间差异较大,滚动相关系数约为0.3,相关性较弱。这一时期主要发生在2012-2014年。在此期间,2012年第三季度出台了刺激政策,随后经济出现反弹。在此期间,采购经理人指数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在判断中国经济方面的差异有所增加。第三,虽然趋势有所偏差,但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与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的相关系数仍然很高,相关性很强,表明两者在判断当前中国经济上没有太大差异。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三)指标偏离的原因分析

2012年之前,季节调整技术的差异是两个pmi指标之间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2012年,统计局宣布历史数据足以支持季节调整,因此中国pmi数据在2012年后应该会非常稳定。虽然马基特和蔡中都没有公布季节调整的具体方法,但季节调整是一种常规的统计技术,他们的季节调整方法在原则上应该是一致的。2012年后,两个指标之间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不再是季节调整因素。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2012年后,企业样本的差异是两个pmi指标偏离的主要原因。pmi的样本主要是大中型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对经济冲击的容忍度更高,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就业更稳定,业务稳定性更强。财新pmi的样本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它们对经济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在经济低迷的过程中,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压力会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当两个指标相互偏离时,中国矿业的pmi高于50,而财新的PMI低于50。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然而,企业规模的差异不足以完全解释两个pmi指标之间的偏差。目前,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还公布了按企业规模分类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包括大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中型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小型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如果企业规模是导致两个pmi偏离的主要因素,那么中小企业pmi应该与财新pmi高度相关。但是,根据我们的计算,从2012年2月到2016年2月,中国矿业pmi与财新pmi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07,而中国矿业pmi与财新pmi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09。我们利用中国矿业pmi中的中小企业pmi指数,根据pps法计算中小企业pmi指数,并与财新pmi指数进行比较,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09。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由于样本企业的具体信息尚未公开,我们试图通过与其他指标的比较来推断两个pmi样本企业之间的差异。

首先,采用pmi的样本企业在全国分布比较均匀,财新pmi的样本企业可能更集中在东部地区。我们选取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作为参考,发现其与财新pmi的相关系数仅为0.11,而与中国矿业pmi的相关系数为0.27。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也公布了不同地区的数据。东部地区财新pmi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6,高于中国矿业pmi(相关系数为0.31)。可以推断,财新pmi样本可能来自东部地区,而中国矿业pmi考虑了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其次,中国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可能更加全面,尤其是重工业比重相对较高,而财新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可能更加集中在轻工业和服务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商业景气指数包含了各行业的预期指标,我们计算了各行业的预期指标与财新pmi和官方pmi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与中国矿业pmi相关系数最高的行业大多是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业与财新pmi的相关系数很低甚至为负。据估计,财新pmi样本中的制造企业更多地集中在轻工行业。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最后,样本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新pmi的波动性较大。根据衡量波动性的标准差指数,2011年之前,中国矿业pmi和财新pmi的波动性指数均较大,反映出中国经济处于震荡之中。2011年后,两者的波动性都显著下降,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变得更加稳定。2010年之前,中国矿业pmi的波动性大于财新pmi,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矿业pmi没有引入季节调整法。近年来,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波动性一直低于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除了中国有很多经济影响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之外,中国矿业pmi的样本企业从数百家增加到3000多家,而财新pmi的样本企业始终保持在400家左右。这是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更稳定,而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更容易波动的原因之一。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第三,综合利用两个pmi,更好地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综上所述,中国矿业pmi与财新pmi样本企业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地区和行业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者近期背离的主要原因。中国矿业pmi更稳定,能更好地衡量中国经济的整体状态和股票特征,而财新pmi更敏感,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变化趋势和增量特征。综合利用这两个项目管理机构,并适当考虑其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做出政策回应。

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以2012-2013年宏观经济趋势和政策回应为例。2011年底,欧洲债务危机恶化,与出口部门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从2011年底到2012年年中,财新pmi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自2011年11月以来一直低于50,并连续12个月处于涨跌线之下,而中国矿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仅在个别月份低于50,甚至在2012年4月达到53.3。同期,2012年2月至4月,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2012年3月,工业生产者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从正数转为负数,显示出一定的通缩压力。因此,中国矿业pmi没有及时反映当时的经济低迷。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采取果断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温和的刺激政策,成功实现了底部支撑,经济出现反弹。从经济反弹的反映来看,财新pmi过于敏感,从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前的47.6(2012年8月数据)反弹至52.3(2013年1月数据),差距为4.7;另一方面,中国矿业的pmi仅从增产前的49.2(2012年8月的数据)恢复到增产后的50.9(2013年3月的数据),相差1.7。两者相比,中国矿业pmi对经济反弹的反映更符合实际情况。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综合利用两种PMI 更好把握经济运行态势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