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54字,读完约7分钟

[摘要]在通过自己的探索完成从零到一的过程后,如果你必须自己滚动,从一到十的过程不是最好的选择。此时,并购可能是一种更快的方式。

《时代周刊》记者温思庭来自深圳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万科集团(000002.sz),位于中国南方彭城的深圳,经历了一周的冷暖。

3月17日,刚刚结束时尚行业风险探索的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亲自出席了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关于申请继续暂停万科a股的议案》。将近一个半小时后,该提案在股东大会上以高票通过。

就在4天前,3月13日,紫万科宣布将发行新股,购买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并进行重组相关事宜。第二天,万科召开了2015年度业绩媒体见面会,但取消了与深圳地铁集团关于双方战略合作的媒体见面会,原定在同一地点举行,外界更为关注,理由是“双方因时间紧迫未做好充分准备”。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靴子似乎落地了,但故事远未结束。

作为万科的第二大股东,华润集团在股东大会后提出了程序性异议。华润集团股东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万科与深圳地铁合作的公告没有经过董事会讨论通过,而是由万科管理层自己决定的。

与深圳地铁“联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处于重组过程中的万科也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万科总裁于亮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万科转型的最终目标是“10年后,全国有一半将来自新业务。”那么,除了所有权,做什么和如何做是另一个长期的命题。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重组计划有疑问

3月17日下午,万科甲在股东大会上说明了申请延期复牌的原因。万科表示,虽然此次资产重组取得重大进展,但仍无法在3月18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或报告。据悉,此次交易将是万科自2015年以来宣布的最大规模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交易很复杂,涉及很多准备工作,所以宣布交易计划或草案需要一些时间。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最终,约87亿股投票支持该提案,其中约84.5亿股赞成,占97.13%,包括宝能和华润集团。这一结果也意味着万科a股将继续停牌至6月18日。

去年7月,万科被“野蛮人”击倒,姚振华、查普曼控制的宝能大规模增持万科股份,先后投资近400亿元,由此爆发“万宝之争”。截至2015年12月18日,宝能持有万科总股本的24.26%,是万科的最大股东。此后,万科a股因计划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进展发生在2016年3月13日。同一天,万科宣布与深圳地铁合作。根据公告,万科将购买麦德龙集团持有的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相关目标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地铁上部结构项目。初步估计交易规模在400亿至600亿元之间。具体交易考虑以相关部门备案后的独立第三方评估结果为准。万科打算主要通过私募的方式支付对价。如果交易成功,深圳地铁将成为万科的长期重要股东。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深圳地铁集团是深圳的大型国有企业,承担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目前,公司净资产为1503亿元,总资产为2411亿元。目前,有10个地铁上部结构开发项目。过去两年,深圳地铁一直在亏损。截至2015年12月,深圳地铁集团总资产约为2411亿元,净资产约为1504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37.62%。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事实上,这不是万科和深圳地铁的第一次合作。2014年,双方共同参与了深圳红墅湾项目的开发,该项目也被视为支持万科转型城市服务提供商的基准。该项目计划于2015年6月30日开工,2021年12月31日竣工。

2015年3月20日,万科通过公开招标成功获得龙华新区深圳北站枢纽城市综合体c2座物业开发项目。

与深圳地铁的合作引发了万科“民族进与退”的猜测,但于亮在股东特别大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深圳地铁经历了市场考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国有企业。”

王石和于亮都强调,万科股权结构的本质是混合所有制,重组不会改变这一特征,而“双赢”是重组的最终目标。

“我们梦想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需要一个合理的所有权结构。在寻求解决方案时,我们有两个基本考虑,一个是为了所有股东的利益,另一个是为了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我们的计划也必须是一个双赢的计划。不要过多谈论谁赢谁赢。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赢。”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谭华杰在2015年度业绩媒体见面会上表示。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就目前情况而言,深圳SASAC方面还没有明确表态,随着华润态度的突然转变,该方案是否真的能像万科预设的那样实施还不得而知。

“10年后,全国一半的人口来自新企业”

2015年对万科来说是多事之年,也是业绩最好的一年。

数据显示,2015年万科销售面积为2067.1万平方米,销售额为2614.7亿元,分别增长14.3%和20.7%。其在全国商品房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加到3%。营业收入1955.5亿元,同比增长33.6%;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增长15.1%。

“轨道交通”是万科年度报告中提到的重点之一。于亮表示,万科和麦德龙于2014年开始合作,轨道上部结构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每个城市最稀缺的土地资源是轨道上部结构,而轨道交通在大都市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轨道上的物业是万科最合适的位置,为万科提供了为城市提供配套服务的机会。据了解,万科已经在全国各地与地铁合作。目前,属于上述轨道地产的万科项目有40个,包括北京(房地产)、上海(房地产)、深圳和长春(房地产)的合作案例。

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在物业管理、海外业务、房地产业务、房地产金融和物流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万科海外项目贡献销售收入28.8亿元;万科物流已经进入并计划进入22个城市,已经收购并计划收购29个项目,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

在带领万科进行二次创业的过程中,于亮深知,任何人从未想过或做过的新业务,在探索中都会存在混乱和争斗,“鼓励创新,多尝试,不怕犯错,到一定阶段后完成,形成新的生态。”但是这个期限只有三年。

“万科转型的最终目标是,10年后,全国一半的土地将来自新业务。”于亮在演出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谭华杰在业绩会上承认,万科在新业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有些是成功的,但目前规模还很小,未来可能会增加新的探索方式。

“从零到一,自己探索的过程不可省略。如果你冲进一个陌生的领域,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在通过自己的探索完成从零到一的过程后,如果你必须依靠自己的滚动发展,从一到十的过程不是最好的选择。此时,并购可能是一种更快的方式。”谭华杰说:“我们必须首先确定这项业务能否通过我们自己的探索来完成。如果我们确认这项业务应该并且能够完成,那么采用并购可以从一开始就有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这也是我们的未来。探索的方向。”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重组迷雾中的万科:10年后半壁江山来自新业务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