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32字,读完约9分钟

张乐天

一百年前,世界比现在活跃得多,欧洲列强像蜜蜂一样战斗着。不久之后,三个历经考验的大帝国——苏联、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一个接一个地崩溃了,凡尔赛体系落到了德国人的头上,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中心角色。这篇文章的主角斯特凡·赫姆林在一百年前的今天还不到一岁。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他是“凡尔赛之下的蛋”,1918年后、20世纪30年代初之前成长起来的一代德国人,迟早都是“凡尔赛之下的蛋”。他们看到的第一个事件是1918年11月由卢森堡和利布克内赫特领导的激进左翼发起的11月革命。虽然被迅速压制,但原有的政党制度被被动动摇,出现了大量的新政党,每个政党都有机会走上国家权力之路。希特勒声称在那场革命中“觉醒了”。未来,他将带给德国人一种熟悉的美好感觉: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巴克哈特(Jacob Buckhardt)说,20世纪20年代的人们“渴望得到与前政权类似的东西(即以凡尔赛终结的威廉二世帝国)。”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希特勒用一只手创建了纳粹党。在那之后,大萧条强烈地降临了,魏玛共和国,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一员,陷入了混乱。20世纪30年代初,纳粹党吸收了大量选民,超越了具有悠久传统的社会民主党。然而,在赫姆林的记忆中,当时的纳粹党、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仍然是三方对抗,争夺信徒。1931年的一天,赫姆林本人在柏林街头签署了一份表格,并加入了德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个德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赫姆林当时只是一名中学生,他的童年非常舒适。他的选择有点不寻常。德国犹太人,从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是教育水平最高、生活最富裕、最愿意被同化的犹太人,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高于东欧同胞。赫尔姆林曾经称他的童年为“普鲁斯特式的存在”,一个听音乐、嚼小蛋糕并让他的男仆用花瓣寄一封情书的男孩。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暮光之城文集》是一个小品文集,三个小时可以看一次。它是由在中国的资深德国文学翻译家张莉翻译的。书中的一篇文章《在街上加入共青团》回忆了当时的情况。当时,社会民主党人、共产主义者和国家社会主义者(即纳粹和亲纳粹者)每天都在无休止地争论,赫姆林倾听他们的争论,并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从这三个团体提出的理由来看,我最相信共产党人的理由。我也喜欢每天见到的共产主义者。尽管他们的处境显然很糟糕,但他们相当乐观,充满信心。”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终于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突然向他打招呼,说了几句话,然后拿出了表格。你不必填写表格,只要签字就行了。赫姆林阅读并签署了上述条款。然后,“街道慢慢地、不停地绕着我转。”

在20岁之前,一个人不是左翼分子,但头脑有病。这句谚语有很多版本,它们有着相同的普遍意义: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他应该有一种简单的正义感,并渴望加入被压迫者的行列。

希特勒在1933年成为总理,这加强了围捕犹太人的圈套,自然也加强了赫姆林的信仰。但是他的兴趣不在政治上。他热爱文化和艺术,在一篇题为《艺术观》的短文中,他说,在学习马列著作、欣赏关于艺术活动的精彩论述时,他感到“这些论述往往不是为了阐明艺术,而是为了阐明经济发展。”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德国犹太人有一种普遍主义的理想,这种理想可以与倡导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相匹配。相比之下,犹太复国主义,这是专为犹太人建造的,只寻求解放犹太人,是相当不感兴趣的赫姆林。20世纪30年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把犹太人从东欧、中欧、西欧、北非和中东其他地方送到巴勒斯坦,在那里的荒地上殖民。赫姆林也看了看。那里的犹太人主要来自贫穷而危险的东欧,他不假思索地回去了。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他后来去了法国,在那里他不仅可以逃避直接的迫害,还可以通过未来的战斗来接受考验。他在1933年开始写文章,1937年去了法国,但他只有22岁,但他已经被视为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运动的老兵。其他逃离第三帝国的人通常是纯粹的文人和艺术家,没有战士的属性,把法国视为避难所,所以他们继续他们的文化事业。因此,赫姆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抵抗运动的记忆地图上有一个不同的总体位置:参加抵抗运动的人可能不像他那样全面和始终如一,像他这样在抵抗运动和战争的每个阶段幸存下来的人可能不能像他那样用词和留下记录。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德国入侵法国前夕,赫姆林参加了一个国际作家会议。当时,西班牙内战已经结束,获胜的佛朗哥政权被认为是纳粹征服欧洲的重要辅助力量(事实上,西班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而希特勒占领了捷克共和国、立陶宛和阿尔巴尼亚。这基本上是一次反战反法西斯会议,大多数与会者都是著名的左翼作家。赫姆林不是一个政治思想家,他没有洞察力,只有一种简单的激情:“我不绝望,我不会那样,路德的话总是在我周围回响:‘我们会赢得足够多的。”"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他用两三千字介绍了下一次会议,这透露了一点信息。当时他已经熟悉了法国诗人阿拉贡:“我每隔几天就去一次‘94’街,告诉他关于西班牙难民的消息。”阿拉贡不仅是一位超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一位坚定的左派,深受赫姆林的钦佩。法国文人圈并没有因为他来自德国而拒绝他。在这短短的三年多之后,他一生中从未有过如此美好的时光。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1940年,当德国人入侵法国时,避难的德国知识分子越过大西洋逃到了北美。他们从未想过反抗,但赫姆林留下了。德国共产党的成员资格是“国际驾照”,这使他能够融入法国的左翼运动,并加入那里的抵抗组织。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为共和国而战。阿拉贡和艾吕雅,另一位超现实主义诗歌大师,都写了许多提倡战斗的诗歌,赫姆林如是。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阿拉贡的政治诗现在不能读。左翼文学缺乏艺术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抗战的历史,在战后左翼的名气中,肯定能使一个人出名一阵子。然而,包括这本《暮光之城》系列,赫姆林一生中从未留下一份完整的关于反抗运动的个人记述。可能的原因是赫姆林过于谦虚和诚实,不希望别人美化他的行为。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但是另一种理解似乎更可靠。德国占领下的地下抵抗运动不是一场努力成为英雄的游戏,但是抵抗者必须靠谎言生活。在他的黄金时代,赫姆林习惯于与敌人打交道,用虚假的身份和谎言保护自己,这违背了他的本性;反抗并没有给他多少存在的感觉。当他这样做的时候,荣耀和激情不会充满他的全身。相反,他更喜欢在梦中出生。战后,赫姆林与著名的德国左翼作家如安娜·塞格斯一起成为民主德国的一员。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找到了过去的生活,那种不得不以谎言为生的生活,并带着他在反抗运动中感受到的荒谬和无常回来了。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用片段记录他的生活似乎是抵抗运动和东德长期经历留下的习惯。

法国岁月滋养了他的文学创作。1944年,他在瑞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包括《巴黎》,其中赞美了在法国度过的艰苦而光荣的岁月。然而,在战后的气氛中,法国人并不记得这个从莱茵河赶来的德国犹太战友。他尊敬的阿拉贡呼吁法国人拒绝一切德国人和德国的东西。赫尔姆林感到很尴尬,他发了一封公开信解释自己的经历和立场,但阿拉贡不为所动。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战后25年,法国人忘记了他,拒绝他入境(合理怀疑之一:战后掌权的法国左派担心他会揭露自己的丑闻)。在纽伦堡审判中,赫姆林作为一名记者参与了审判。“从码头上看,我是大厅里为数不多的德国人之一。”他看到元帅·凯特尔如何否认这一点,并被确凿的证据击败;他遇到了另一位老妇人,她哀叹连帝国元帅都被判了死刑。赫尔姆林平静地写道:“对于这场战争的5000万受害者,许多人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有些人活了下来,但哀悼那些有罪的人。”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赫姆林最早的短篇小说是基于他亲身经历的法国抵抗运动。但是当它出版的时候,铁幕已经落下,德国被分成了两部分。联邦德国人看不懂它,民主德国人也不太关心它,因为这个国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它跟随苏联建立了一个新的社会。二十五年后,他再也没有写过这方面的作品。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他非常善于自我反省。尽管《暮光之城》有一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暮光之城》总是简洁明了,愿意做任何事情来反思自己。加入民主德国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但是“每当我想到战后不久我是如何以挑战和自负面对我的同胞,我就感到羞愧...我自信地要求他们知道真相,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比这个真相更珍贵。”但他感到羞愧不是因为真相被冲淡或虚假,而是因为知道真相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只有少数人能承受这样的负担...大多数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外表,变成另一个人。”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评价知识分子的政治信仰有一句俗话,叫做“两个真理”。在赫姆林的案例中,“一个真理”是毋庸置疑的,但完成后一半的任务太难了,只有少数人能承受这样的负担。当一个人发现他所信任的计划不能带来预设的理想未来时,他会感到震惊和失语。他不能承认他的沮丧不是因为他的理想太高,所以他太高和太低,而只是因为他“站在错误的一边”。东西方之间有两种美德,一种是经济奇迹,另一种是死水一潭。直到1965年,赫姆林的作品才开始在西德出版。后来,当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时,当人们评价东德的知识分子时,他们说赫姆林则与昂纳克关系密切,并非“无辜”。

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赫尔姆林一生都在问自己。《暮光之城》的书名就像一本老人书。事实上,这也是事实。在赫姆林对一些人和场景的记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多担心,他的理想已经破灭,他违背了他为大局而做人的原则。

1931年,这个无知的少年在一张皱巴巴的表格下签了名。“当你发现这个签名中包含的美好祝愿在将来常常令人失望时,它值得保留吗?”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一头是真理,另一头是暮色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