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2字,读完约7分钟

专访广东自由贸易区办公室主任郑:广东自由贸易区应该是一个制度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

编辑

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一周年之际,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令人瞩目。

广东不仅是外贸大省,也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核心,肩负着连接港澳的重任。由于这种多重角色和定位,广东自由贸易区具有许多优势。过去一年,我们在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和跨境金融领域。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在过去的一年里,广东自由贸易区刚刚起步,许多改革试验仍需进一步推进,空没有多少房间需要升级。《21世纪经济报道》将继续关注和报道。

本报记者戴广州报道

广东省自由贸易区办公室主任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广东自由贸易区应符合先进发达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标准,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商业环境,构筑吸引高端产业集聚的“制度高地”。下一步,重点是探索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培育高端产业。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4月21日,第二批自由贸易区跨越了一年之久的节点。作为第二批自由贸易区之一,广东自由贸易区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未来如何发展?

带着这些疑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广东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郑。广东保税区分为南沙新区、前海蛇口新区和横琴新区,各有自己的管理委员会。在省一级,由广东省自由贸易区省长朱领导的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广东省自由贸易区办公室承担。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郑表示,广东自贸区应符合先进发达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标准,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商业环境,构筑吸引高端产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高地”。

他透露,广东自贸区正在研究向商务部报告对港澳开放的措施,横琴的做法可以借鉴。下一步,重点是探索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培育高端产业。

制度创新框架基本形成

21世纪: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个重要地位是“达到国际投资和贸易的高标准”。这句话怎么理解?

郑::广东自贸区的总体定位分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三个层次。面向世界就是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标准,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商业环境,通过制度创新吸引高端产业集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015年,围绕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下发了18份配套文件,省市相关部门下发了30多份配套文件,涵盖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航运、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文化等重点领域。以负面清单管理为重点的投资准入管理体系、以智能通关系统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监管模式、以促进跨境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多元化商业纠纷解决机制为重点的国际法律服务机制、以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为重点的事后监管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政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21世纪:你认为“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

郑·:两者之间没有矛盾。制度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培育产业,但应该强调的是,制度应该是高标准的规则,产业是高端产业,而高标准的规则应该用来促进高端产业集聚。高端产业集聚必将带动广东保税区和珠三角地区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种联动效应。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因此,广东自由贸易区应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加强国际贸易、航运和金融功能的整合,促进高端产业和重大项目的落户,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广东自贸区需要做的不是“政策萧条”,而是“制度高地”,不能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吸引企业。例如,当一些跨国公司来投资贸易时,他们不太注重税收激励和政府补贴,而是注重良好的商业环境、贸易便利化和商品流通的便利性。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80%以上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1世纪”:《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规划》明确了三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前海蛇口地区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生产性服务中心和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基地;南沙应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枢纽,发展航运物流和航运金融;横琴是一个特色的商业金融和休闲旅游业。从过去一年的资本投资和产业集聚来看,这三大区域的产业布局是否按照既定的定位发展?如何评价三大区的发展成就?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郑::从产业集聚来看,广东自贸区三大区域正朝着总体规划的方向顺利推进,实施效果仍然比较理想。根据详细的目标,80%以上的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余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然而,改革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例如,4月21日,广东自贸区将推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去年6月推出1.0版。边检、海事、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平台上的协同效应。2.0版将更加强调实质性的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海关和边境检查流程正在优化。“单一窗口”将这些部门联系在一起,整个通关便利性将大大提高。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一年的产业培育也证明了我们三大领域的产业定位是正确的。前海目前聚集了2万多家金融企业,各种金融形式形成了集聚效应;南沙新增工业物流企业1100多家,相当于历史上的总和;横琴围绕旅游、休闲、娱乐和文化推出了数以百亿计的项目。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但是,我们不应该对三大区域的产业布局进行绝对的划分,而应该注重产业重点。

研究更开放的连接港澳的措施

21世纪:连接香港和澳门是国家赋予广东自由贸易区的一项重要职能。四个自由贸易区对外国投资实行统一的负面清单。然而,由于《XI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补充协议》的签署,内地率先在广东实施港澳“负面清单+准入国民待遇”政策。基于此,横琴推出了连接港澳的“入围名单”。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郑::在去年的cepa开放领域中,只有广东自贸区还有十多个开放区域。这说明了两点。首先,广东省在《安排》框架下对香港和澳门实施了否定列表模式;第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是对香港和澳门最开放的。广东自贸区也在研究向商务部开放港澳的措施,横琴的做法可以借鉴。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然而,应该指出,否定列表不能由其长度来定义。负面清单应该公开透明。透明度是指清单的清晰性,具体项目不具体,可操作性强。

21世纪:下一阶段广东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郑::广东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探索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积极参与建设,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培育高端产业。总的来说,我们要继续注重制度创新,实现三个“高”。

首先,从高起点开始规划。今后,将对三区的软硬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进行高起点规划。

第二,高标准规则、投资规则、贸易规则、金融创新和法治环境是提高标准的国际规则,有助于创造一个国际化、以市场为导向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商业环境。

第三,高端产业。在广东自贸区落户的企业应遵循以往的产业规划,特别是引进一些总部型企业。我们希望推动跨国企业、中央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在该地区设立地区总部或海外总部,这将有助于形成广东自贸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

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编者:李波,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daicc @ 21jingji,libo @ 21jingji)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独家专访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 广东自贸区要做制度高地,不做政策洼地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853.html